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什么是息肉,什么是癌。
什么是息肉
息肉,是指在人体组织表面生长出来的赘生物称呼为息肉。
那么胆囊息肉就在胆囊上长出来了赘生物,也就是在胆囊上长出来一坨东西,所以从本质上说,息肉也是肿瘤,(肿瘤也是长出来一坨东西),不过息肉是良性的肿瘤。
什么是癌
简单粗暴一点的理解,癌症就是在身体上长出一坨,并且这一坨会恶性增生,不断侵占正常的组织。
良性和恶性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增生是恶性的,是否有转移。
良性肿瘤是会转变为癌症的。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所以息肉也有可能转变为癌症。
那么,息肉转变为癌症的几率有多大?
具体的几率有多少,目前并没有可靠的数据,至少我没有查到,但是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主要诱发因素。
胆囊息肉现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平时没有发现病情,只有在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如果病理特征表现的时间长。没有及时医治的话,就会发展成为癌变,近几年癌变的发生率呈上涨趋势。
以上回答谨代表个人观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请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治疗。
胆囊息肉,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有部分人可出现右上腹部不规律胀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按病理类型区分,胆囊息肉可包含以下一些情况:①胆固醇***肉;②炎症性息肉;③腺瘤***肉;④腺肌增生。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都不一样,需要具体分析。
胆固醇***肉最常见,一般是多发性,最大不超过1厘米,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炎症性息肉常常合并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腺瘤***肉属于真实的肿瘤,一直被认为是潜在的恶性变,可发展成为乳头状腺癌;腺肌增生即胆囊壁局部增生变厚,属于良***变,有时候因和胆囊癌区别困难,常常被误诊为胆囊癌。
综合国内7所医院,因胆囊息肉而做胆囊切除术的241份病例(都是可以癌症病例),其中72.6%为非肿瘤***肉(良***肉),27.4%为肿瘤***肉,而肿瘤***肉中,诊断为癌症者仅有19.7%。也就是说,就算高度怀疑恶性的241份胆囊息肉病例,最终诊断为胆囊癌的,仅占全组病例的5.4%。
一般认为直径在5毫米以内的息肉为良***肉,超过1厘米的则可能为腺瘤样息肉(癌前病变)或胆囊癌。如果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可每年定期复查彩超即可;如果胆囊息肉有明显症状、合并胆囊结石、直径>1厘米的无蒂息肉、在观察过程中逐渐增大的息肉,应行胆囊切除术。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可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的全程其实叫做胆囊息肉样病变,类似与我们之前聊过的结肠肿瘤的概念。结肠肿瘤可以主要分为肠息肉、腺瘤以及结肠癌,而胆囊息肉也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也可以包括胆囊炎***肉、胆囊腺瘤以及胆囊癌等多种类型。这么讲大家或许对胆囊息肉会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所以很显然患有胆囊息肉就不一定会癌变,那么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都包括哪些呢?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胆囊息肉这个疾病。
胆囊息肉具体指的是什么
胆囊息肉其实是一类病变的总称,简答的讲它代表着胆囊发生形态学变化的疾病。更形象的描述他与肠息肉一样都是突破局限黏膜或者腔隙限制而呈现局部隆起的一种类型病变。因此胆囊息肉并非仅仅指的一种病变。那么胆囊息肉具体可包含哪一些疾病呢?
按照今天癌变的主题,可以讲胆囊息肉分为肿瘤***肉以及非肿瘤***肉。
肿瘤性胆囊息肉可以包括:胆囊腺瘤和胆囊癌非肿瘤性胆囊息肉可以包括:胆固醇***肉、炎***肉以及常见的胆囊腺肌症等
那么这些息肉发生我们机体都会又哪一些症状表现?这些非肿瘤***肉是否可以转变成肿瘤***肉呢?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解答下。
患有胆囊息肉样改变后会有哪一些特异性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胆囊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储存、释放胆汁。通过胆道系统将胆汁排放进入消化系统参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因此胆囊腔内息肉形成以后会对当囊的体积与容积发生改变,很容易影响胆囊内胆汁的浓缩、储存作用而表现出食欲降低、因无法及时消化脂肪而表现出恶心呕吐的消化道症状。对于息肉增生严重的极个别案例可能会因为胆囊腔的堵塞而表现出黄疸症状改变,甚至可以累及周围较近的胰腺、胃部、胆管道而表现出腹部疼痛的症状。
这也是为什么胆囊疾病总和胃炎混淆的原因。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是胆囊特异性的表现,且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胆囊息肉发生后似乎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是多以无症状为主。
那么胆囊息肉会发生癌变?
胆囊息肉因为性质不同发生癌变的可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肉几乎不存在癌变可能,而真性息肉的癌变概率极大。
******肉:其实胆囊息肉在成年人中经常发生,但是这是这些常发生的息肉样的改变一般多为******肉,或者叫做非肿瘤***肉。通常他们并不具备癌变可能。这些***性的息肉通常是由于胆固醇沉积引起也就是我们开篇所提到的胆固醇***肉,有些则是由一些肉芽组织或者纤维结构组成的局部黏膜增生形成的炎***肉,这些息肉轻的时候可随着患者生活方式的改进而逐渐消失,重的时候就需要服用药物或者手术进行清除通常预后较好。真性息肉:这些息肉更可以称为肿瘤***肉。通常情况下胆囊内的息肉直径超过10mm我们就要当心了,特别是还合并胆囊结石以及胆囊炎症的存在很有机会发生恶变。因此从专业角度上讲对于年龄较大的伴随炎症、结石以及息肉在短期体检发现胆囊息肉迅速增大的患者就必须动态观察息肉的变化,以评估尽早诊断治疗防止病情延误。那么胆囊癌变的发生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大家或许不清楚,胆囊癌其实是临床胆道系统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且毗邻胃部、胰腺、肠道等重要的消化器官很容易发生高度恶性转移。大多数患者经查体发现以后往往处于晚期常失去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因此加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检测以及找出胆囊癌的危险疾病因素成了临床救治中的难题。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对于胆囊癌的数千诊断和治疗方案已经出具明确的专家共识,大家有兴趣可以下载阅览。
目前而言对于胆囊癌已经确定的危险因素主要由以下几点:
胆囊结石的存在:因为在胆囊癌患者中接近有80%以上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更有学者推断当胆囊结石大3厘米的时候,发生胆囊癌的几率常常是没有胆囊结石患者的10倍以上。胆囊腺瘤***肉:这种息肉类似于结肠肿瘤中的腺瘤息肉,其组织学常处于一种非特异性增生的状态,如果不予干预治疗很容易转变成无线增殖的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癌前病变其转变为恶性肿瘤的程度较高。胆管-胰管汇合畸形:胰管与胆管道通常执行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并在在十二指肠处进行交汇,其中胆管负责排送胆囊内的胆汁、胰管负责输送胰腺分泌的用于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酶类,如果胰腺分泌的酶类在汇合处发生逆行改变,进入到胆囊腔内部便会引起胆囊内的黏膜发生变性坏死、引发黏膜恶变加重癌变的发生。长期炎性的刺激:长期慢性的炎性刺激是消化道常见的癌变基础条件,正常情况下的炎性损伤可诱发不同细胞类型增生以补偿性炎症处损伤的细胞类型,但是如果炎性长期反复很可能会诱发以化生为代表的黏膜上皮组织恶变诱发癌变的发生。
总之,癌变的本质在于细胞的凋亡机制以及增殖机制紊乱,表现为无限增殖的现象。这种以DNA遗传物质突变引发的癌变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以外更与慢性炎性刺激、感染等因素相关。因此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等胆囊癌前病变的临床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如何才能更好的规避胆囊癌呢?
及时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趁早的治疗是减少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方法。
及时筛查:胆囊息肉不像肠息肉那般我们可以借助肠镜进行直接的检查,因其位于内脏深处我们可借助一些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辅助的检查与判断。例如我们常见的超声、CT以及核磁共振等技术,此类技术在检测胆囊是否存在息肉方面十分灵敏。所以对于高危人群可以做相关类型的筛查以判断结石、炎症、以及腺瘤型息肉的存在状态。及时纠正病因进行干预治疗: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较大、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且数量多范围较广在患者具备手术指征的情况下,为了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可考虑***用腹腔镜手术形式将胆囊直接进行摘除,以防止癌变继续发展扩大。总结
胆囊息肉或许对大家来讲有一点陌生,但其却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同时胆囊癌起病隐匿、发现晚预后极差。对于肿瘤***肉而言常具备恶变的可能,就需要我们注意类似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胰管汇合畸形等常见的高风险疾病,做到提前及时观察防止癌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而以胆固醇沉积引起非肿瘤***肉症状较轻时可以自行消退,而有些则需要药物与手术方式治疗。
总之正确认识胆囊息肉、结石、肿瘤之间的界限和关系对于预防早期的肿瘤癌变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