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思维导图官方授权讲师琳琅墨,正好最近在研究这个主题,准备开展我的儿童线下思维导图训练营,其实对于成人快速阅读一本书,特别是大学生学习也是非常适用的。
参考了很多书,并结合自己的看法,开发了十几页的课件,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步骤。
1、看封面决定中心图
2、查目录(章标题)定主干
3、找节标题变成二级分支
4、找每节的大标题画三级分支
5、快速阅读段落,增加更多次级分支
6、上色、配图
最后给大家一个例图如上,是用来示范过程的,没有具体内容。
再放一个《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的思维导图笔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可以说是我科学系统读书的启蒙。手绘版和软件绘制版本都有,手绘的没有太认真画,丑了点,哈哈。我建议读大部头书的时候,特别需要快速掌握内容的时候,还是用软件绘制比较快捷,修改起来也方便;而且用纸笔方式绘制,往往会受到纸张尺寸空间的限制,软件绘制则可以无限延伸。
当然,也不能过分延伸分支,一般不超过7级为宜,毕竟如果所有部分都是重点,那也就说明书里没有重点。
我是琳琅墨,专注于用思维导图、视觉记录等形式视觉呈现人类思想。敬请关注头条号“琳琅墨视图”。
我认为:书画的外功,它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知识
1、中国文字学与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艺创作以汉字为书写材料,汉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变化,不管是使用哪一种字体作为书写材料,都必须了解有关的文字知识,否则很可能出现错误。文字连缀成篇,一般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性,换句话说,书写内容不是简单的字,而应该是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书写内容与绘画的题材。
2、中国哲学史、美学史、文化史与艺术史等,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核心体现,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国书画艺术家,是不能没有这些方面修养的。
3、中国文化史全面地记录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与书法关系极其密切的成分,例如礼仪、习俗等。只有通过对全景式的文化历程的深入考察、学习与掌握,才有可能最终从本质上去了解它们,为书画艺术的创作,解决许多根本问题。
4、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正如陆游的名句“功夫在诗外”被强调为箴言一样,在书、画艺术的创作中,也被人们引申出了“功夫在书、画外”的外涵。
5、如文房四宝、碑帖、装潢裱褙知识及中国画的学习资料等一些知识分支。
6、此外,还有姐妹艺术方面的知识,如诗歌、音乐、舞蹈艺术中的韵律,美术、雕塑艺术中的造型,戏剧、摄影艺术中的光影……等等,都与书画创作实践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二、阅历
在书画是艺术的创作实践中,作者若想要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就要有高尚的道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情感和高明的见识,让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情感、人品、格调、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积累,对于自己的创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结语
1、在书画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之中,“书画的外功”,是相通的。
2、书画艺术家在努力地学习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做到让自己在生活中,去多方面的积累、感悟、掌握和获得书画艺术有关的外功。
-----------------
附 图
李福林书画作品欣赏
一一一一
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
实际上,我们一拿起毛笔开始临摹书法就逐步进入“书为心画”之中了。当然也可以说我们从拿起笔开始写字起,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明显的自觉的书写意识。我们的临摹或书法创作,基本上就反映着我们的对书法理解和自我的悟性境界的层次。纸上的轨迹所反映的就是你自己的“心画”。你的性格、品德甚至生活阅历,都在书法作品中有着不同的曲折的反映。从理论上说“书为心画”揭示的是书法是书法家主观精神的产物,是世界客体内化于心得产物,从本体上看是作者心的产物。一个书法有什么样的的学习经历和审美观、审美经验,就会有什么风格的作品。故“言为心生”、“书为心画”。关于“心画”问题,现在已经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笔记心理学”。其实这方面的问题在古代的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那里也已经注意到书法的这一个特点,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王右军写《乐毅》则情多拂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择虚无,《太师藏》又纵横争折,几乎兰亭兴集,思意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这说明书法家当时心理状态对书法作品风格的影响。韩愈在《送闲上人叙》中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必草书焉发之。同样也是有力的证明。实际上,如果我们自己随着对书法的理解学习的越来越深入,如果细加体悟的话,是完全可以感觉到自己作为主题,在书法作品亦或临摹习作过程中对作品的微妙影响的。书法这个美妙的富有感情的特性,使得我们的书法视界有了无限丰富的内涵,所以才有了扬子云的“心画”之说,王羲之的"书意”论,徐文长“书神”观,这都即是说明“书为心画”的的确存在,也指出书法艺术的精神实质所在。
关于“书为心画”的理论,历朝历代都有论述和阐述,这里就不一一收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