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心慌心悸怎么缓解 心悸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心悸?

admin天气2024-04-01 18:03:30860

1、心悸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心悸?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能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能有心悸。患者对心悸有不同的描述:最常见的描述是胸部撞击感,或咽颈部阻塞感,或心跳停顿感。

心悸是怎样形成的?

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

1、在心动过速时,心室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当心室收缩时,心室肌与心瓣膜的紧张度突然增加,可引起心搏增强而感心悸。

2、室性早搏后的代偿期或房性早搏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使患者有“心跳停顿感”。

3、室性早搏,发生的时间过早,以致心室不能完全充盈,当心室收缩时便产生心悸。在代偿间期后,随着心室充盈期的延长,心室充盈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在胸腔内的运动增加,患者自觉心悸。这些症状,是患者就诊的原因和常见的主诉。

4、心悸的出现与心律失常发生及持续时间有关。如突然发生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往往较明显,而在慢性心律失常时,如心房颤动可因逐渐适应而无明显心悸。

5、心悸的发生常与精神因素及注意力有关,焦虑、紧张、注意力集中时易出现。

6、心悸可见于心脏病患者,但与心脏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一定有心脏病,反之,心脏病患者也可不发生心悸,如无症状的冠心病,就无心悸发生。

心悸发生可能伴随的症状

1、心前区疼痛: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

2、发热: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贫血: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可同时伴有出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慢性贫血,心悸多在劳力后较明显。

5、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6、消瘦或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引起心悸的原因有哪些?

心脏搏动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强引起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1、生理性者见于:(1)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2)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3)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甲状腺素片等。上述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致心率加快,使患者感到心悸。

2、病理性者见于:

(1)心室肥大:①高血压 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脏收缩期阻力负荷增加→心脏代偿性肥厚→心脏搏动增强→患者自觉心悸。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血流从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左心室同时接纳左心房充盈血流和从主动脉反流的血量→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心脏收缩力加强→患者自觉心悸。③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左心室射出的部分血流进入左心房→在舒张期,左心室不但接纳从肺静脉回流的血流,还要接纳反流入左心房的血量→致左心室肥大→心肌收缩力加强→患者自觉心悸。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大→心肌收缩力加强→患者自觉心悸。

(2)其它引起心脏搏动增强的疾病: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新陈代谢加速,引起心率加快,患者常有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等。②贫血:急性失血时心悸明显。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及组织缺氧,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通过增加心率,提高心排量来代偿。心率加快导致心悸。③发热:此时基础代谢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量增加,也可引起心悸。④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过多,致心率增快,患者自觉心悸。

心悸如何预防

1、尽量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不要没事一个人闷在家中,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羽毛球、游泳等。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调节植物神经,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

2、及时进行心理疏泄也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烦心事情绪低落时,不要憋在心里,而应想办法疏泄出来,可以自我调节,也可以找朋友倾诉一下,或者大哭一场,把心理的郁闷疏泄出来,会觉得轻松很多,这对心理保健也大有好处。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要规律,一定要吃早餐,不可暴饮暴食;饮酒要适量,不可贪杯;早睡早起,时间要有规律;晚上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不要一坐就是数小时,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要多做些活动。看完电视要洗脸。早晨不要睡懒觉,要尽量早起,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事实表明,规律性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良好心境。

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

感到心慌心悸怎么缓解 心悸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心悸?

2、焦虑症心慌最好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焦虑症心慌最好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焦虑症心慌的治疗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如镇静药、抗焦虑药等。

焦虑症心慌一般是在明显焦虑情绪下出现“心突突跳”,心烦不安,严重者有失控甚至濒死感,而心电图检查一般正常。焦虑症心慌(心悸)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明显焦虑发作(惊恐发作)可即给予安定/氯硝安定肌注镇静。一般焦虑性心慌以治疗焦虑为主,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可单独或合并使用。伴明显抑郁情绪者可给予抗抑郁治疗。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由于起效较快,安全性较好,能快速减轻焦虑症状,可短期应用。 非药物治疗:焦虑心慌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进行调节,肢体活动有利于缓解焦虑;平时容易急躁的人,应多参加慢跑、打太极拳、下棋、游泳等运动,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改变对生活***、挫折、压力的看法,应该认识到压力并不全都是坏的,把它当作一个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不可过高,制订的目标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点儿。多听一些舒缓流畅的音乐,培养琴棋书画的爱好,可陶冶性情,缓解心慌焦虑。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杨贵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感到心慌心悸怎么缓解 心悸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心悸?

3、心慌、焦虑到快要窒息,如何快速缓解?这是心理疾病吗?

可能是心理疾病,也可能不是心理疾病!

决定是否是心理疾病,除了看患者是否存在器质***变外,还需要看焦虑出现的前后顺序,准确点说,焦虑和心慌、气短(所谓的窒息)的性质并不相同,焦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临床症状,所谓的焦虑症是患者本身存在心理障碍,长期处于特异情绪之中,神经功能异常,随之引发临床症状;但如果患者本身先出现心慌等临床症状,长时间得不到治疗,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出现焦虑等异常情绪,慢性症状和焦虑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单纯的症状和焦虑,哪怕没有器质***变,依然不能说明是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确实存在,但并非没有器质***变就一定为心理疾病!

“因为不是,所以就是”这种排除法在其他领域是合理的,但如果放到医疗诊断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要知道人体本身就很复杂,如果上升到情绪精神因素就更加困难了,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哪怕正常人也可能因为某件事,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样能叫焦虑症吗?当一个正常人长期心慌气短,经过各种百度询问,对自己的健康胡思乱想,越查越怕、越问越怕,这种人能不焦虑吗?

言归正传,所谓的焦虑引起外在症状,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的作用,当神经系统发生短暂性的紊乱兴奋,就会出现短暂性的特异性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器质***变基础,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神经系统的异常,患者可以自行思考:

1,自己平时的生活、工作是否比较压抑、是否比较劳累。

2,自己平时是否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自己是否喜欢抽烟喝酒,而且越抽越多,越喝越多。

4,自己的性格是否比较急躁易怒,或者心思细腻,遇事喜欢胡思乱想。

5,近期是否遭受过重大打击,家人离世、夫妻吵架、职场失意。

如果存在以上这些可能,同时没有器质***变,那么很大几率是因为神经紊乱造成的外在症状,这种情况并没有太好的办法,需要自行调整心情,药物也只能安神作用不大,如果能尽快恢复,危险性不大,但如果长期无法恢复,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到时候就复杂了。

器质***变也可能造成这种结果,而且不单单是心脏问题!

由于症状表现的“心脏”上,很多人以为器质***变说的是心脏病,但心脏病只是可能之一,而非全部,而且之所以有可能是心脏病,也不是心脏本身,而是冠脉血管的狭窄,影响到血液的运输,造成心肌缺血,这才是心脏类疾病的器质***变。

脊柱病变以前并不常见,但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手机、电脑的出现,脊柱病越来越多见,但颈、胸椎发生增生、突出、旋转、扭曲等问题时,会刺激压迫影响到它们的的邻居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系统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会生气发怒,做出不理智的动作,也就是所谓的神经紊乱、过度兴奋,对血管下达错误命令,使其痉挛收缩,由于颈椎、胸椎的改变是长期存在的,神经一直处于紊乱状态,血管也很难恢复,就会长期影响血液运输,出现心肌缺血,造成以上症状。

除了心脏类疾病和脊柱疾病外,还有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可能出现以上症状,所以我对患者的建议是:先判断有没有器质***变,如果没有就想一想焦虑这种心态是先存在的还是后出现的,同时结合自己的职业、性格及近期经历,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疾病的诊断从来都不简单,诊断错了,一切就都错了,就我三十多年的一线临床经验而言:患者的痊愈和恢复取决于精准的诊断!